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剛好學V2.1版:打造高效互動課堂的七大核心功能深度解析

我把「剛好學」這個程式加上了一些新功能,版號設為V2.1 版(我亂設的)!這個版本帶來了七大功能,旨在全面提升課堂的互動性與教學效率。無論是抽學生、隨堂測驗、創意作業或是資源分享,我們都為您準備了強大而直覺的工具。讓我們一起深入探索這些新功能,了解它們如何幫助您更輕鬆、更有效地管理課堂,並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剛好學各項功能介紹影片

透過以下影片,您可以快速瀏覽「剛好學」V2.1 版的各項核心功能,讓您對其操作與應用有更直觀的認識。

一、抽籤功能:點名與發表更輕鬆

老師現在可以即時檢視目前線上學生人數,並利用全新的抽籤功能,隨機抽取學生進行發表,確保每位學生都有參與互動的機會,讓課堂氣氛更加活躍。

二、是非題:即時掌握學生理解度

  • 操作方式: 老師點擊後,學生端會立即顯示是非題畫面,操作直觀簡便。
  • 老師端功能: 您可以查看尚未作答的學生、即時顯示作答統計結果、查看選擇特定答案的學生名字,以及暫停學生作答(學生可持續修改答案,此功能確保作答結果的最終性)。
  • 結束互動: 是非題互動結束後,學生端會自動回到等待畫面,準備下一個環節。

三、選擇題:多樣化題目模式,靈活運用

  • 預設模式: 選擇題預設為無題目模式,老師可直接開始,學生端會顯示四個選項,老師可口述題目或透過電腦投射 PowerPoint 讓學生作答。
  • 老師端功能: 同樣可以查看未作答的學生、顯示統計圖表,並查看學生的姓名與作答情況。
  • 自訂題目:
    • 題目來源: 老師可以直接貼上書商提供的 CSV 格式題庫。
    • AI 出題: 您也可以使用強大的 AI 出題功能,設定指定主題(如「台灣日治」)和題數(如五題),AI 會自動生成題目,為您節省大量時間。
    • 注意事項: AI 出題的格式有時可能會有錯誤,需要多嘗試幾次才能成功送出。
    • 題目檢討與修改: 老師可以點擊「查看題目」來檢討生成的題目。如果 AI 出題的答案有誤,老師可以即時修改答案,學生端的結果也會隨之改變。
    • 題目消失: 只要結束互動,已送出的題目就會自動消失,方便下一次使用。

四、文字題:啟發深度思考與互評

  • 學生作答: 學生可以直接輸入文字答案並送出。
  • 互評機制: 只要是學生手動輸入或繪畫的作業,就會有互評機制。老師點擊「開始互評」後,學生端會列出所有已送出的作品,學生可以幫作品加分或扣分,每位學生最多可以投三個作品。
  • 老師端功能: 老師端可以即時看到所有投票結果,並在大螢幕上顯示學生的互評結果,促進班級討論。
  • 文字分析: 老師也可以停止互評後,進行文字分析。此功能透過 AI 分析所有學生送回來的文字,將常見的詞語列出,幫助老師快速掌握學生的共同觀點或關鍵詞彙。
  • AI 功能使用前提: 文字分析和 AI 出題等 AI 功能,都需要老師在左下角的 AI 設定中,貼上自己申請的 API Key 才能使用。

五、繪圖題:視覺化表達,激發創意

  • 背景選擇: 老師可以選擇空白背景的繪圖題,或者先選擇一張圖片作為背景後,再送出繪圖題,讓學生在特定圖片上進行劃記或註釋。
  • 學生作答: 學生端會收到圖片題目,並可以在上面進行劃記、圈選或繪畫。
  • 互評機制: 與文字題類似,只要是學生作答中有手動的部分,就可以進行互評。學生可以幫每個作品按讚或愛心,老師端會立即看到結果,讓作品獲得更多回饋。
  • 作業下載: 老師可以一次下載所有學生提交的繪圖作業,作業檔案會依檔名自動下載,方便課後批改與歸檔。

六、派送網址與 HTML:豐富資源即時分享

  • 基本網址派送: 老師可以直接貼上網址。如果沒有勾選「YouTube 影片」,派送的會是一個外部連結,學生點擊後會在新視窗開啟。
  • YouTube 影片嵌入: 如果將 YouTube 網址設定為 YouTube 影片並儲存,派送時會變成 iFrame 形式,即直接嵌入到頁面上,學生無需跳轉即可直接播放,提升學習連貫性。
  • 派送 HTML 遊戲: 讓課堂充滿樂趣!
    • 自製遊戲: 老師可以派送自己製作的 HTML 小遊戲,增加課堂的互動性與趣味性。
    • 操作步驟: 老師需前往阿剛老師的部落格,找到「HTML遊戲制定內容工具」,下載自訂內容的遊戲(例如賽車遊戲)。將書商 CSV 格式的題庫貼到工具中後匯出 HTML 遊戲,然後在「剛好學」工具中點擊「派送 HTML」,選擇剛下載的 HTML 遊戲檔案開啟並儲存派送。
    • 學生體驗: 學生端會看到這個遊戲,並可以在平板上直接玩樂,將學習融入遊戲中。

七、錄音題:口語表達與發音練習

  • 學生作答: 老師派送錄音題後,學生可以開始錄音,方便進行口語練習或語言評量。
  • 老師端接收: 老師端會收到所有學生的錄音檔案,可集中管理與批改。
  • 使用建議與限制: 此功能不建議頻繁使用,因為免費資料庫有 1G 的限制,錄音檔案會佔用較多空間。為避免資料庫超限導致無法使用,老師在每次課堂互動結束後,務必點擊「下課」,讓系統自動清空資料庫中的暫存檔案,回到待機畫面,確保系統正常運作。

「剛好學」V2.1 版的七大功能,為現代教育提供了更豐富、更便捷的解決方案。我們致力於簡化教學流程,同時提升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成果。鼓勵您立即體驗這些新功能,並將您的寶貴意見回饋給我們,一同打造更完美的智慧課堂!

2025年7月18日 星期五

我的Vibe Coding製作教學工具經驗談(114年7月)

 想知道如何更有效率地利用人工智慧來開發工具或教學軟體嗎?🚀 過去這段時間,我深入探索了利用AI進行「Vibe Coding」的心得,這裡將分享我寶貴的實戰經驗與技巧,希望能幫助大家在AI輔助開發的道路上走得更順暢、更高效。

2025年7月17日 星期四

班級榮譽點數系統-google試算表儲存版:老師的智慧班級管理助手

 昨天我終於把gemini pro刷下去了,今天試著用它來寫程式,把之前用chatgpt寫過的仿classdojo的班級加扣分工具改用gemini pro重新設計,它可以讓老師在繁瑣的班級管理與學生激勵過程變得前所未有的簡單與有趣。這套系統汲取了 ClassDojo 的靈感,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深度優化,使其功能更貼合台灣教育現場老師們的實際使用習慣,同時提供了卓越的高度客製化彈性與無可比擬的資料自主性,確保您的寶貴資料始終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

系統特色:班級點數系統的核心亮點

這套班級榮譽點數系統整合了多項強大功能,旨在提升班級管理的效率與趣味性:

  • 學生點數管理一目了然: 系統核心功能是管理學生的榮譽點數,每位學生都有專屬卡片,清晰顯示姓名、自動生成的大頭貼及總點數。點擊卡片即可快速加分或扣分,搭配可愛音效與動畫提示,即時回饋學生的表現,讓他們清楚掌握自身得分狀況。
  • 行為項目高度客製化: 系統內建常見加扣分行為,如「積極參與」或「未交作業」。更棒的是,所有項目都可由老師自行新增、修改或刪除,根據班級需求和教學目標設定獨特行為準則及對應分數,讓點數系統完美貼合您的教學實踐。
  • 學生資料與點數紀錄集中管理: 所有學生資料、點數變動紀錄及自訂行為項目均安全儲存在您的 Google 試算表中,確保您擁有完全的資料自主權,無需擔心資料遺失或被第三方存取。系統自動記錄每次加扣分詳情,便於隨時查閱歷史表現。
  • 成績匯出功能: 期末計算學期成績或榮譽點數總結時,系統提供一鍵匯出功能。您可以選擇按姓名或總點數高低順序匯出 CSV 格式成績單,方便後續資料處理或列印。
  • 跨平台響應式設計,手機操作無壓力: 採用響應式網頁設計,無論電腦、平板或手機,螢幕大小都能完美適配。這表示您可以在教室的任何角落,甚至戶外教學時,透過手機輕鬆操作,即時給予學生點數,真正實現行動化的班級管理。
  • 安全與便利兼具的教師面板: 為保障管理功能安全,系統設有教師管理員密碼(預設 0000,建議更改)。輸入密碼後才能進入教師管理面板,進行新增學生、管理行為、匯出成績和重設點數等重要操作。
  • 部署簡易,上手快速: 本系統基於 Google Apps Script 和 Google Sheet 運行,部署過程簡單明瞭。只需按照詳細步驟建立 Google 試算表、複製貼上 Apps Script 程式碼,發布為網頁應用程式並將網址貼入本系統設定中,即可迅速啟用。

2025年7月10日 星期四

用 AI 打造智慧記帳與名片管理程式-以google試算表為資料來源

 您是否也曾想過,如果能讓 AI 協助您撰寫程式,並且輕鬆地利用 Google 試算表作為後端資料庫,實現雲端資料存取功能呢?最近,我正在嘗試這樣一個有趣的實踐,目標是打造一個簡單易用、具備雲端儲存與讀取能力的應用程式。這篇文章將分享我的實驗成果以及如何透過 AI 和 Google Sheets 達成這個目標。

用 AI 打造智慧記帳與名片管理程式

在這項實驗中,我運用 AI 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開發了一個能夠記錄名片及收支紀錄的程式。這個程式的操作體驗非常直觀,就像使用 LINE 等通訊軟體一樣簡單。使用者只需輸入像「1140709 買早餐 70元」這樣的文字指令,AI 就能自動解析這些資訊,並將支出明細儲存到後端的 Google 試算表中。更令人驚喜的是,您也可以直接上傳名片照片,AI 同樣能分析名片內容,並將重要資訊結構化地儲存到 Google 試算表中,省去手動輸入的麻煩。

  • 智慧記帳:透過自然語言輸入收支明細,AI 自動識別並記錄。
  • 名片辨識:上傳名片照片,AI 提取關鍵資訊並儲存。
  • Google Sheets 作為後端:所有資料都安全地儲存在您的 Google 試算表中,方便管理與存取。

如何開始使用?設定步驟指引

要使用這個程式,您需要進行一些初步設定,主要是在 Google 環境中建立必要的基礎建設:

  • 首先,根據程式提供的說明文件,建立並設定好 Google 試算表作為資料庫。
  • 接著,將提供的 Google Apps Script (GAS) 程式碼部署為一個網頁應用程式(Web App)。
  • 成功部署後,您會獲得一個網頁應用程式的 URL,將這個 URL 複製並貼回程式的設定介面中。
  • 完成以上步驟,您就可以開始體驗 AI 輔助的記帳與名片管理功能了!

示範說明影片

如果您對於設定步驟或程式操作還有疑問,這裡提供一個示範影片,幫助您更快上手。

這次的實驗展示了如何結合 AI 和 Google Sheets,以相對簡單的方式實現一個具有雲端功能的應用程式。透過 AI 的自然語言處理,程式的互動變得更加直覺人性化。希望這個分享能啟發您嘗試利用這些工具來解決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問題。如果您有任何想法或建議,歡迎在下方留言交流!

2025年7月9日 星期三

內建AI生成功能的 YouTube 互動式測驗生成器讓教學更生動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想向大家介紹一個我新使用gemini開發的——「YouTube 互動式測驗生成器」。它可以幫助我們輕鬆將 YouTube 影片轉化為引人入勝的互動式測驗,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且高效。

這款軟體能做什麼?

「YouTube 互動式測驗生成器」的核心功能,是將您指定的 YouTube 影片內容,結合其字幕,透過 AI(支援 Google Gemini 或 Ollama 模型,建議以gemini為主,Ollama需要使用較大的語言模型才可正常輸出)自動生成多選題。您只需提供影片連結和字幕文本,系統就能迅速產出題目,並大略標註問題出現的影片時間點(老師需手動設定較詳細的時間點),甚至提供詳細的答案解析。

除了 AI 自動生成外,這款工具也提供了極高的彈性:

  • 手動新增與編輯題目:您可以根據教學需求,自行撰寫或修改每一道題目、選項、正確答案和解析,並設定題目在影片中出現的精確時間點。
  • 批次匯入題目:如果您已有準備好的題庫,可以將題目以純文字格式(題目,答案,選項A,選項B,選項C,選項D)輸入,透過批次匯入功能快速加入,省去逐一輸入的麻煩。
  • 互動式測驗模式:在實際播放影片時,系統會依設定的時間點自動暫停,顯示問題。學生作答後,立即獲得回饋並查看答案解析,隨後影片會繼續播放,完美融入教學流程。
  • 獨立 HTML 檔案匯出:最棒的是,完成的互動式測驗可以匯出為一個獨立的 HTML 檔案。

教學上如何應用?

這款工具在教學上的應用潛力無限:

  • 課前預習與導學:在學生觀看指定教學影片之前,您可以先製作一份互動測驗。透過測驗,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影片,提升預習效果和學習目標的明確性。
  • 課中即時檢測:在課堂上播放教學影片時,利用測驗在關鍵知識點處暫停,即時檢測學生的理解程度。根據學生的作答情況,您可以立即調整教學策略,進行重點講解或答疑。
  • 課後複習與鞏固:將互動測驗作為課後作業,讓學生反覆練習。每次練習都能即時看到答案解析,有助於學生自我訂正,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 自主學習工具:鼓勵學生利用這款工具進行自主學習。他們可以選擇感興趣的 YouTube 知識型影片,自己生成測驗來檢視學習成果,培養獨立學習的能力。
  • 翻轉學習的最佳拍檔:在翻轉課堂模式中,這款工具可以作為學生在家預習的有效輔助。學生透過互動測驗確認對影片內容的掌握度,教師則能將課堂時間更多用於討論和深度學習。

如何讓學生連線練習?

這款工具生成並下載的 HTML 檔案是一個完全獨立的網頁檔案,這意味著它極具靈活性,方便您分享給學生進行練習:

Google 協作平台 (Google Sites):您可以將生成的 HTML 檔案上傳到 Google 協作平台。在協作平台中嵌入或連結該 HTML 頁面,學生即可透過瀏覽器直接連線訪問並進行互動測驗。

yay.boo 網站:類似地,您也可以將 HTML 檔案上傳至 yay.boo 等提供靜態網頁託管服務的網站。學生同樣只需點擊連結,就能開始測驗。

如何紀錄學習內容與檢核學習成果?

雖然下載的 HTML 檔案是獨立運行的,預設不會將學生作答數據回傳到後端資料庫,但我們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引導和設計,有效紀錄學生的學習過程並檢核成果:

內建作答紀錄顯示:下載的 HTML 測驗頁面在測驗結束時,會自動顯示一份「本次作答紀錄」。這份紀錄包含了:問題編號、問題、學生的答案、正確答案、作答結果(答對/答錯/未作答)、以及答案解析。頁面也會顯示「本次播放總時間」,讓學生了解他們在影片和測驗上花費的總時長。

要求學生截圖回報機制:您可以要求學生在完成測驗後,將最終的「作答紀錄」頁面截圖。這份截圖包含了他們的作答詳情,可以清晰顯示每一題的對錯狀況和所選答案。學生可以將這份截圖上傳至您指定的學習平台(如 Google Classroom、Moodle 或其他作業繳交系統)作為學習成果的證明。

設計引導式學習單:您可以設計一份學習單,引導學生參考測驗結果截圖,填寫總分、錯題題號、錯誤原因分析,以及從解析中學到的知識點。這不僅能幫助學生反思,也方便老師收集學生的學習數據。在學習單中加入開放性問題,例如「你對影片中的哪個概念印象最深刻?為什麼?」、「影片中哪個部分讓你感到困惑,希望老師進一步說明?」等,鼓勵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小組討論與分享:將學生分組,讓他們互相分享測驗結果,討論錯題,並解釋各自的理解。老師可以在組間巡視,了解學生學習狀況。鼓勵各組選出代表,向全班分享他們在測驗中學到的關鍵概念或遇到的共同難點。

課堂回饋與再教學:根據學生截圖回報的結果、學習單的內容,以及課堂討論的回饋,老師可以清晰掌握學生的學習盲點和普遍性錯誤。在隨後的課堂時間,針對學生普遍表現不佳的題目或概念進行再次講解和強化,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掌握學習目標。

透過以上方法,即使是獨立運行的 HTML 測驗檔案,我們也能有效收集學生的學習軌跡和成果,並將其作為評估學生學習進度和調整教學策略的重要依據。

總而言之,「YouTube 互動式測驗生成器」不僅能幫助我們省下大量的出題時間,更能透過其互動性,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成效。我非常推薦各位老師親自嘗試,相信它會成為您數位教學中不可或缺的好幫手!

操作示範說明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各位老師了解這款工具的價值。親自試用看看,發掘它在您的教學現場如何發揮最大效益吧!